发展理念:以路为本,科技创新,产融结合,综合开发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本院动态  /  正文
全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新技术推广研讨会在铜川举行
发布时间:2013-11-19  文章作者:盛雁来、韩微微

10月26至27日,由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主办,陕西省公路学会、铜川市交通运输局承办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新技术推广研讨会在铜川举行。来自全国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我院赵兰州院长带领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理事长刘家镇主持,铜川市副市长王刚致欢迎词。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胡希捷就学会工作提出了三方面要求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推广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斜向无粘结预应力无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由我院和7家单位共同完成。课题历经6年攻关,研究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斜向无粘结预应力无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是对路面斜向施加压力,不设置伸缩缝,可以彻底解决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伸缩缝产生的损害问题,从而提高路面使用性能,有效地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研讨会上,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杨育生介绍了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概况、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交通科技发展情况,并谈到,“十一五”以来,陕西省交通运输系统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交通运输实现了由严重制约向明显缓解、由相对落后向全国先进、由交通短板向新竞争优势的历史性转变,有力地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陕西交通运输厅坚持“科学办交通”发展理念,共立科技项目260个,投入政府资金约4000万元。在中国公路学会和交通运输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承担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8个、联合攻关项目6个,85%以上的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截至2012年底,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科技奖项113项。已完成的8项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取得直接经济效益8亿多元,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显著。

研讨会上,张东省对斜向预应力无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做了专题学术报告,长安大学王秉纲教授介绍了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现状与发展,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付智指出,随着包括斜向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我国高速公路路面“黑白并举”指日可待。铜川市交通局总工赵卫东介绍了铜川概况、交通概况、地质水温情况及旧路病害情况,并就水泥混凝土路面新技术研究和建设、养护技术创新与与会代表深入交流。

参会代表还观摩了斜向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铜川市耀柳公路九里坡段的施工现场,并考察了耀旬公路照金段斜向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情况。

隐私声明   |   在线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繁體

电话:029-87827253   传真:029-87897866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六路60号